外冷内热的中国碳交易市场

基于《京都议定书》的全球一体的碳交易市场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随着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新西兰等主要发达工业国家退出《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京都议定书》的有效性和覆盖面显著下降,全球碳交易市场遭遇“寒冬”,未来发展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另外,清洁发展机制(CDM)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存在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CDM 项目的量价由欧洲主导,发展中国家无法进行总量控制,价格也不反映发展中国家的节能减排成本。因此发展自主的碳交易市场很有必要。
中国自主的碳交易市场未来的光明前景未被市场充分认识。虽然全球一体的碳交易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中国自主的碳交易市场却正在飞速发展,前途一片光明。国务院2011年10月同意的7省市试点已全部落地,已经建立了配额市场与项目市场双轮驱动的完整碳交易体系。各地碳交易市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价格发现功能。深、沪、京、粤、津五省市控排2013年履约期集中在今年6月。履约压力使得碳交易活跃度出现爆发式增长。
截止目前五省市均已基本完成履约,履约整体情况良好。2014年我们看好中国碳交易市场活跃度提升和跨区域发展,挖掘相关投资机会正当其时。
2014年配额发放收紧,后续纲领性政策可期,碳交易会议密集催化推动主题行情开展。广东省已出台2014年碳交易配额分配方案,实际碳交易配额减少18.57%,碳交易配额明显收紧,约束显现;近期发改委发文将碳排放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是碳交易市场的重大利好,我们认为在2011年文件内容已经全数兑现的情况下,中央有进一步出台碳交易市场纲领性文件的可能,碳交易试点全国铺开和首批试点省市碳交易市场跨区域发展是可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