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在举国关注质量问题之际,企业作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综合来讲,企业需要需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用质量引领新常态,让追求精益求精的高质量产品和生活在中国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让中国的百姓以国货为荣。二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因为这应该是与企业使命相一致、相融合的。
中国的民众是非常看重质量的。如近日大量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电饭煲,就是因为日本产品的质量要优于中国。尽管有媒体表示这些电饭煲均是“made in China”,但我们需要反思为什么没有“design in China”的产品被中国消费者抢购?在世界知名企业纷纷将制造基地转移到越南、印度、缅甸、柬埔寨这些国家时,“made in China”恐怕会越来越少,如果在我国产品质量还不能提高的情况下,也许十年后在国外抢购的产品是“made in Vietnam”(越南制造),我们还能拿什么来引以为豪?因此,要拉动国内消费,也要提高质量。
要求提高质量,就需要企业自身对质量把关,而非仅喊几句要改革的口号。企业参与经济改革,需要投入资金来提升企业员工技能,打造专业化、有能力的企业团队;第二,我国大多数企业应该引入智囊团或是流程优化团队,让生产效率更大化,不良品率趋零化;此外,企业还需要紧贴消费人群,适时推陈出新迎合时代,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2006年全国只有32家企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到2014年已有一千多家家企业发布。总体上看,企业社会责任仍是在不断改善的,但是大部分企业对于自身社会责任披露看起来并不积极,繁衍了事或者雇佣公关公司去编造所谓的企业社会责任,导致企业在食品药品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问题频发,甚至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大部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更多的是保持一份热情,并没有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贯穿整个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心中,带动员工整体迈向公益。